网易又一天胡开局的10亿大作,上线9个月玩家流失86%,到底发生了啥?

2025-04-02

大家好,我是X博士。

最近朋友喊我回去《七日世界》,才发现半年前还十分火热的游戏,现在好像没什么人玩了。

原本游戏内的世界频道聊天几乎不间断,但现在基本是几个玩家包圆了聊天频道。

image1.png

根据Steam数据表现,《七日世界》日活下滑也很严重,已经锐减到开服14%。

image2.png

尽管存在对网易游戏生命周期的固有认知,但值得注意的是,《七日世界》实为网易历时五年研发周期、斥资十亿打造的战略性产品。

鉴于此,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这个耗资10亿打造的“良心版明日之后”,逐渐失去了它的玩家群体?

划重点一:开局火爆,一直听劝

时间回到19年,当时《明日之后》在国内爆火,表现很好。

这也让《七日世界》的制作人野心大增,打算做一款全球化、全平台的SOC游戏。

于是,《七日世界》顺利立项。

image3.png

网易内部对此也很看好,据媒体报道,开发团队从当初20余人扩充至300人,开发资金也逐渐接近10亿。

同时,正值“怪谈”文化兴起,这让制作组选择了“新怪谈”作为自己的题材,以区别于传统的僵尸生存游戏。

image4.gif

(但你这真不是丧尸?)

尽管如此,游戏里不少怪物的设计还是比较独特的,像红绿灯、变异的灯塔、长腿的巴士。

image5.gif

也是因为这独特的题材,七日世界在公测前就广受国内外关注。

在Discord上,参与《七日世界》讨论的玩家就有32万之多,确实很对老外的胃口。

image6.png

公测没几天,DAU直逼23万,可以说是天胡开局。

image7.png

老X在刚开服也在玩,满世界都是玩家聊天,交流开荒组队。

国服pve服务器好像也有50来个,每一个都几乎爆满。

七日世界的评价也不算差,截止目前,steam的12w评价中仍有73%左右的好评率,近30天好评率还跻身80%特别好评。

image8.png

IG8也是照例给出了8分,比隔壁“DEI神作”星鸣特工还高出1分。

image9.png

当时的七日世界,风光无限,相比网易同样的10亿大作来说,算是2024年少有的爆款。

可能大部分玩家对这个游戏的刻板印象就是“良心大大滴有的《明日之后》”。

当年,明日之后策划不当人,开始卖数值,各种付费活动层出不穷,导致玩家大量退坑。

image10.png

这些,《七日世界》制作组也看在眼里。

《七日》内测时还有红武,因为数值太过强大,公测就被删了。

image11.png

虽然武器之间亦有差距,但直到现在也没卖过数值。

从表现来看,制作组也是一直听劝。玩家觉得一把武器的养成周期太长,就出武器蓝图互换,让玩家可以玩到所有武器,星之彩难以获得,就减肝减负,通过各种活动赠送。

image12.png

但这一波波优化游戏的背后,却是玩家的逐渐流失。

steam日活人数从巅峰的24w,下滑至现在3W左右。

游戏里也一样,PVE的一个小服。从刚公测时的15个分线,缩水到现在的6个。

世界频道里的玩家聊天也少了许多,聊来聊去也就那几个,有时候半天还没人说话。

玩家们都想着,希望移动端和永久服能给七日世界回流一波。        

image13.png

划重点二:七天就能玩完的《七日世界》

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个听起来良心又听劝的游戏,却没人玩了?

有玩家说,这是唯一一个靠听劝把自己玩凉的游戏。

不过,老X我觉得,更多是游戏本身出了问题。

七日世界,是真的七天就可以玩完游戏所有内容的。

image14.gif

(原来你才是真正的永远的七日之都)

首先,作为生存+刷子游戏,《七日》去走MMO赛季制的路,本身就让一部分玩家反感。

毕竟,作为一个生存游戏的玩家,大伙肯定也喜欢看着自己的物资稳步增长,更有成就感。

image15.png

然而换到《七日世界》,赛季一到就约等于清空所有物资。

这样的赛季制玩一两次还没问题,但每个赛季都是同样的内容,新东西几乎没有,这谁能玩的下去?

老X我同一个剧本玩3、4遍还是一样的流程,到最后一点生存压力都没有,只有公式化的麻木。

我开局就烧盐刷等级,然后开2个小号,拿点物资出来。第二周就开始抢油田,挖星辰矿,做源质,如此往复。

image16.png

然后我可以做什么呢?去刷本。

游戏里除了刷本,几乎就没有其他玩法了,我种菜做食物,是因为食物有战斗BUFF加成,让刷本更快。

探索是为了做装备,挖矿是为了做金子弹,让刷本更快。

image17.png

结果刷本出的东西,也让玩家没有成就感。

image18.png

(你喜欢我刷圣遗物然后强化还歪吗?)

又或者去刷精校,但是下个赛季又被丢进永恒岛。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你可以去刷异色啊?好家伙,这下跳入另一个无底洞。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异色收容物,那负反馈更大。

老X我有一次刷蝴蝶的异色,星月夜。

就是同一个本一遍遍刷了5小时,打了差不多70多个控制器,就差不多就爆了2-3个。

结果一看属性,3-4,根本没法用,因为4-5还没原皮的5-1强。

image19.png

又或者是刷到5级的自带激发、陈旧BUFF,给我人都快整抑郁了。

image20.png

不过能刷到5级就已经谢天谢地,因为这爆率是真的感人。没提高爆率前,我还看到有玩家200把不出一个。

image21.png

不过,为了卷武器伤害,还是有不少肝帝愿意去多玩几次剧本,刷极品模组、精校和武器蓝图。

image22.png

但也有不少玩家持不同意见,认为这样太肝,玩不动。

于是,在这二选一的十字路口,策划选择了去强行降肝减负。

这让原本设计好的游戏周期被打破。

原本,星之彩作为游戏的高级货币,是只能从游戏中获取,并且每个赛季获取的数量一定,大概2.3万左右。

image23.png

而现在,游戏活动直接赠送一大堆,像这个回归活动都批发了5W星之彩。

说白了就是,星之彩从白金变星币,疯狂贬值。

image24.png

但你说七日世界有那么多武器要抽,多送点星之彩也好。

这时候蓝图转换功能就发挥奇效了,让你的星之彩没地方用。

基本一把武器毕业就全部武器毕业,玩家也不用肝了。            

image25.gif

不过,也有玩家认为这样养肝护肝,挺好的,玩游戏不累。

老X我也这么觉得,但总要有点新东西给玩家玩吧。

这9个月以来,估计玩家们对制作组的产能只剩下祈祷了。

基本3到4个月才出一个新剧本,如果玩家一直玩,那同样的剧本就要玩三四遍。

image26.png

修BUG慢也是常有的事情。

比如,这个异色收容物的效果,都等了半年左右才实装,那时候我都退游快一个月了。

image27.png

不仅没产能,也没储备。在雪山过后,制作组就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新东西搬出来了。

而雪山除了新地图外,玩法也是和之前没啥区别,我还是按照之前天空的那套公式来玩。

之后,官方更是推出了剧本,收容物技能由玩家设计的活动。

image28.png

image29.png

划重点三:陷入恶性循环

一个300人的团队为什么会产能不足?可以说,本质是目标定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为了全平台这个目标,制作组把不少人力转向手游端的研发。又用手游的模式去运营现在的端游,游戏内容全都减负,却没有和手游一样长期更新内容去支撑。

image30.png

(手游上线)

老X我在和群友讨论二重螺旋的关卡“减负”时,就有聊到七日世界。

image31.png

作为刷子游戏,却让玩家没东西可刷,算是误入歧途了。

其实,产能不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招人、多花钱就能解决。

像蛋仔派对,一开始只是几个人的小团队,但因为赚钱,投资持续增大,最后晋升为事业部。

相比之下,七日世界,尽管口碑不错,但赚不到钱,也很难让网易加大投资。

image32.png

为了营造良心的人设,游戏在付费设计上出了问题,只剩下大小月卡,皮肤能赚到米。

因此,他们只能把仅剩的产能给放在了皮肤上。

image33.png

但对于这一点,老X只能说七日世界的审丑一直很在行,我退坑前出的皮肤一个比一个丑。

image34.png

像这个修女,按理来说应该很要很涩情,但我只感受到了,deep dark fantasy,你确定这真的是热卖?

我玩了几个月只买过一个月卡皮,其他的是真的没有买的欲望。

image35.png

image36.png

反倒是最近的时装变得好看的许多,估计是设计师给换成了网易传统了。

但一个游戏,如果没有内容让玩家玩,把玩家的游戏时间都绑在这个游戏上,玩家就会觉得在这里花钱不太值。

到最后,越不赚钱就越没产能,越没产能就越不赚钱。

七日世界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

image37.png

为了扩大用户群体,而去开发移动端,我个人觉得,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毕竟,七日世界这一类的游戏,基本都是刚开始猛猛肝,后期开始养老。

在游戏中做东西,探索,挖材料,几乎每一项都是大工程,都得按小时起步。

且不说七日世界的移动端优化咋样,手机的续航能不能扛得住。

光是在手机上玩肝几个小时的七日世界,我估计都没有多少人受得了,顶多是偶尔上线收收菜。

不明白自己核心用户的定位,不去深耕游戏内容,转而去开发移动端。

这样一来,即使手游出了也可能是一波流。

image38.png

课后总结:

可以说,现在《七日世界》遇到的问题也是生存游戏和刷子游戏的通病。

时至今日,我退坑3个月回去玩,依旧还是那2张地图,4个剧本。

image39.png

即使下个月有新剧本,也只是把已有的两个地图拼在一起,我估计我的玩法公式还可以用。

image40.png

老X在玩MC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公式化发展,不论是单人还是服务器,都很难长久维持兴趣。

毕竟MC的精髓就是玩过就行。

但MC有10多年的内容沉淀,还有足够多玩家社区的产出。

像我在玩腻了惊变100天后,还可以去玩洪灾启示录,或者尝试去研究工业。

这也是七日世界所缺的东西,UGC内容,可能才是救活七日世界的关键。他们之前也有过尝试,但可惜仅限于建筑。

image41.png

官方即使出的内容再多,也终究会受到产能的限制。

毕竟不是所有刷子游戏都能像沃肥(Warframe)那样,只靠官方的产出,就能做到久经不衰。玩家的热爱和创意,才是许多游戏活力的源泉。

但现在还是先希望他们能活到出UGC功能的那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