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V级小坦克还原历史竟能超越X级?这小东西可真不简单

2025-07-24

前言

ARMT?这个名号车长们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说……一台体积庞大、样子奇怪、却火力异常强大的M系V级中坦?

对对对,这就有印象了!说实话,ARMT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呆在这个等级,它身为战后试验型坦克,本有更强大的实力——确切来说,是火力!

《坦克世界》中的ARMT,配有一门弹夹机制的76毫米炮,姑且算是“越级火力”,那现实中的ARMT又何如?它的火力若“还原历史”,能放到什么等级?不瞒您,别说VIII,甚至是X等级,ARMT都能驾驭!

那行,多了不说少了不唠,咱今天就来捋一捋ARMT的家史,和它隐藏的真正实力!

火力这一块

坦克火力不够强怎么办?换炮呗!哎这炮可不是什么积木玩具想换就换,换炮那也得炮塔条件允许,那问题来了,要炮塔空间不允许,又非得增强火力,那怎么办?

虽然你的火力比较松弛……好吧不玩梗了,直接快进到解决办法:维持原炮塔构型不变,在炮塔上加装火箭弹发射架!

M26“潘兴”T99,两侧各加装22发火箭发射/定向架。

更原始一些的设计:M17火箭发射车,基于75毫米炮谢尔曼。

相比常规身管火炮,当时新兴的火箭原理射弹有诸多优势:炮尾不需封闭,后座力低;多管定向架布置下有更快的连射速度,有必要情况下可以一电门射空余弹;口径可以做得够大,威力管够。

但相应的,上述优点也有代价。定向架射速当然比炮管快,但准头全靠多发覆盖,一梭子下去能中一发就算赢;非封闭炮尾可以做到低甚至无后座力,但弹速要比常规炮弹慢至少一半;大口径火箭弹当然美,不过再想想一顿乱射之后,三四个乘员要把这单发几十公斤重的几十发火箭弹挨个塞进定向架……这画面不要太美好吧。

再说了,这些定向架和容纳的火箭弹,可都是一股脑地堆在坦克炮塔两侧,甚至是炮塔顶,就不说重心太高容易翻车这事,对炮塔机械结构和受击轮廓那是相当的不友好。

ARMT的原型,ARRL(自动连发火箭发射器)。

注意其底盘,极类似于M46系列。

那有没有一种办法,综合火箭和传统身管坦克的优点?

您好有的!咱要不这样,这有个自动装弹机,把它和火箭弹综合一下,然后让火箭弹从炮管而不是定向架里打出来,这样既实现了精度和弹速提升,又能有相当射速,弹药架还能收回炮塔甚至是车体内,这可不就解决了?

ARMT,或者说它的原型ARRL,就是这一想法的结晶。它装备一门带自动装弹机的114毫米火箭弹发射器,能够以不足0.3秒的间隔时间打出两发火箭弹,常规连射以10发为标准,紧急情况可以连打20发,这一数字甚至不是发射器本身的限制,单纯是因为自动装弹机相连的电瓶只能走到这了。

要给装弹机够大的劲,ARRL的弹药架可内藏63发火箭,全打出去毁天灭地那不是吹的。

ARRL的作战想象图,可以当成某种突击坦克来用。

并非结局

ARRL的想法很不错,它把传统火箭炮裸露的定向/发射架挪到了车体内,实现了至少最低限度的装甲保护,曲射时当火箭炮用当然没问题;有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炮管放平,冲到前线扮演一台强火力突击坦克,对工事、装甲车辆等目标倾泻炸药。

至于114毫米火箭弹的性能,这里就简要提供一下数据比较:114毫米火箭弹通常携带2.0千克装药,作为对比,Y和M系通用的120毫米坦克炮(征服者、M103使用)高爆弹携带4.6千克装药;S系的D-10T在减少发射药前提下,高爆弹能携带2.1千克装药,整体判断下来114毫米火箭弹拥有类似100毫米高爆弹的威力,当然弹速和精准度均不如前者。

ARRL侧剖视图,这样的结构注定承受不了太大后座力。

想象一下,一台拥有300点左右单发损伤,0.2秒出头短装填的ARRL冲到对手侧后方,接下来一口气倾泻10-20发火箭弹,这样的猛烈火力即便有穿深限制也非一般坦克能扛下,更何况高级坦克大多放弃了沉重的全面防护,转而在侧后方布置两位数厚度的装甲……

好吧,这只是不切实际的想象,因为史实配置,打火箭弹的ARRL一样未能走下绘图板,若非博古通今的专利系统保存其资料,它恐怕还不能在互联网时代被发掘出来重见天日。

在中亚的T-62坦克,简单地加装了3个来自直升机的火箭发射巢。

ARRL的设计自然精巧,但也太过复杂,对于应急所需的战地改造而言根本无实现可能,因此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类似的改造尝试又回到原点:

把航空火箭弹和它的发射器、发射巢简单地焊上炮塔,外接电线拉进车体里,能跟随炮塔转动就算胜利。

稍微复杂点的设计会把火箭焊在炮管上,能跟着炮管随动,但也就仅此而已,这些改造日后也未成为制式设计,仅有少量照片残余。

这台M60在炮管上焊接了2具70毫米火箭发射巢。

结语

本应在顶级房大杀四方的ARRL,因何种不得而知的考量,最终降级为ARMT,只能屈居在V等级分房,这不得不说是个缺憾:

像它这般奇形怪状,却又是史实坦克的选手,在当今《坦克世界》可以说是相当少见。